首页 > 历史军事 > 万历新明 > 第二章经筵(上)

第二章经筵(上)(3/5)

目录

读书毕,讲官开讲。四书五经乃是这个时代的官员吃饭家伙事儿,每个字早就精研熟透,各类注解全部烂熟于心,讲起来毫不费力。

王希烈乃嘉靖三十二年进士,三朝元老,在翰林院、国子监打滚多年,此时开讲真个是舌灿莲花,天花乱坠,却又能深入浅出,充分照顾到皇帝的接受能力。

讲了半刻,另一个讲读官丁士美又结合这段书讲历史典故,也是紧扣主题,用具体事例论证书中的微言大义。

朱翊钧端坐静听,目不斜视。他身体原来的主人其实早已会背诵四书,但对其中的微言大义不甚了了,今日以一个后世成年人的思想再次接受古代的教育,对《大学》中的哲学思想与后世所学的哲学思想对照,理解的深刻程度却要远远超过殿中所有人。

第一段讲罢,王希烈躬身问“皇上可明白了?”

朱翊钧肃容答“朕知道了。”

于是赞礼官再喊读书,读书官又将《大学》第二段读了十遍,两位讲官又讲。

待第二段讲罢,朱翊钧插话道“此处朕有疑。”

两位讲官和众大臣尤其是侍班翰林们均是一振,这经筵礼仪繁琐,所讲内容却是他们都烂熟于心的,众人见皇帝聪敏好学,开始时还因帝统得人而激动了一会儿,后来基本上全体魂游天外去了。

忽然听得皇帝有疑问,全体像抹了神油似的立马精神了——原来,这些侍班大臣并不是摆设,一旦主讲官所讲内容皇帝没听明白或不满意,侍班可以出列加以解说的,在这个场合表现一下,就有可能“简在帝心”。一个个目光炯炯,都等着皇帝提出问题。

“格物何解?”

殿内诸臣喜形于色,《大学》一章,难点却公认在“格物”,自董仲舒以降,郑玄、司马光、程颐、朱熹,嘉靖朝的王阳明均为儒家宗师,对此解释却莫衷一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小师弟超凶 回魂门 我居然不是诸天群群主 魔王你马甲掉了 谁能阻止我成为高阶督军 小奶猫爱撒娇 贵女归辞 我不是医神 张静姝传 啊原来是男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