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弟 > 第六十章肃贪官《盐法》出炉

第六十章肃贪官《盐法》出炉(2/5)

目录

弘治皇帝曾进行了一系列盐政改革,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私盐问题,虽然有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标不制本,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私盐问题。

这个时代的统治者和官僚们并不懂私盐问题的本质,这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体制问题,不从体制上改革封建盐政制度,就注定了弘治违背经济规律的盐政改革会走向失败。

鉴于以上种种,针对时弊,朱厚炜总理的军机处下决心从盐政入手,先消除这个帝国的隐患。

新的《盐法》其实是原时空民国三十五年时国民政府推出《盐法》的修改本。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成熟的盐政法律,新中国的盐政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盐法》计有总则、场产、仓坨、场价、征税、盐务机关、附则等七章三十九条。

开宗明义第一章规定盐务大政方针是“盐就场征税,任百姓自由买卖,无论何人,不得垄断。”在“附则”中明确规定“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所有基于引商、包商、官运官销及其他类似制度之一切法令一律废止。”

这部《盐法》可以说是华夏有史以来第一部对盐的产制、运销、征税、缉私等行为进行全面规范的盐政专门法律。

从此,《盐法》将彻底的颠覆几千年来封建时代的盐政,保障了老百姓能够用很低的价格获取食盐,可以预料,未来华夏不再被外国人讥笑为吃土的民族。

……

公事房里气氛有些压抑,李东阳缓和了一下气氛,待书办重新上过茶后,李东阳便把话切入正题,说道“好了,《盐法》推行还需要一些时间,咱们先放一放,两位请务必保密,这件事暂时不能公开。厚叔,介夫,今天找你们来,是有一件事要同你们商量。”

“什么事?”梁储问。

李东阳因梁储是老朋友,也就不绕弯子,索性挑明了问“刘瑾被诛后,两淮盐运使空缺下来很久了,不知两位兄台考虑到接任的人选没有?”

“这事应当先征询介夫兄的意见。”梁储看向杨廷和说道。

“介夫兄,你有什么想法?”

杨廷和略作思忖,说道“人道盐政、漕政、河政是江南三大政,盐政摆在第一。全国一共有九个盐运司衙门,两淮最大,其支配管辖的盐引有七十万窝之巨,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还多。所以,这两淮盐运使的人选马虎不得,一定要慎重选拔才是。”

“兄台是否已经考虑了人选?”李东阳问。

杨廷和摇摇头,依旧摆道理“常言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如果盐官选人不当,套一句话说,就是‘三年清御史,百万雪花银’了。”

“这些道理不用讲了,大家心底都明白,我要问的是人选,这个人选你想了没有?”李东阳句句紧逼追问同一问题。

杨廷和精明过人,猜定了李东阳已经有了人选,所谓商量只是走过场而已,因此笑道“宾之兄,你就不用兜圈子了,你说,准备让谁接任。”

“仆是有一个人选,”李东阳沉吟着了半天,方说道,“这个人,可能你还认得。”

“谁?”

“王守仁。”

“他,你举荐他?”

杨廷和惊得大张着嘴巴合不拢。对王守仁他是再熟悉不过了,现在只不过是个五品的兵部主事,品秩根本不够。

他不解地问“王守仁只是正五品,而且是新学领袖,争议颇大,你知道吗?”

现在大明士林对新学和旧儒学的学术之争,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集团。尤其是那些守旧的清流,对新学的打压是不遗余力的。

“知道,仆当然知道,不过这是齐王安排的,他肩负军机处一项秘密的使命。”

“跟《盐法》有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魔王的讨债小爱人 我成了霸总亲闺女 几世重渡 我一铲子下去可能灵气复苏 她是我的妹妹 至尊人生陈歌 潜伏太子转正记 重生之杜绝重复的人生 天使的符号 重生做农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