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光影年代 > 第十三章 尾声(最后一章)

第十三章 尾声(最后一章)(2/5)

目录

“用的都是传统的中国美学概念,它的黑白、水墨风,它的阴阳,它的八卦,太极,以柔克刚,隐忍。里面美学的那种所谓对影成三人,人心如影。是中国文化符号的一个集中表现,也符合这个故事的要求。”

“演员选择…是吕潇然推荐的,他说邓朝可以,我们试了一下戏,确实不错!”

很罕见的,吕潇然也来了…

倒不是说吕潇然不支持张一谋,主要这一个多月,他几乎与世隔绝了,微博上一点消息也没有…

……

阿郎拦住吕潇然简单采访了几句,要他谈谈电对影市场的看法。

关于《影》,吕潇然之前已经回答了。

——非常好,阿谋导演依旧是当代大陆导演中最值得尊敬的那位。莎氏悲剧式的故事+大世界观下的小格局,表演形式也更偏向话剧。水墨画的美学体系非常统一,形式感也与影片的气质没有违和。

现在谈的是电影市场

“先说大环境全球总共不到二十万块幕,中国六万多。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么?有这么多看电影的人么?”

“我觉得没有,当影院的增涨到了一定程度后,储量观众就只有这么多,愿意买票的就那么多!”

“圈内大佬的名言说辣鸡观众太多,眼红自己的钱都被别人挣了。现在辣鸡观众少了,大家都没钱挣,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现在的票价涨到了接近40块,电影票本身是商品,票价越来越贵,观众眼光越来越挑剔。票房再高,无法掩盖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的事实!”

“当然,也有好事,国内的版权意识越来越强,盗版越来越少。对整个电影产业是有利的!”

“你也不赞成抬高票价?”

“这不是我说了算的,影院要涨价,一帮人说什么电影是轻奢品,大众要接受高票价…挺无语的!从电影事业的一开始,看电影就是一种最廉价的大众娱乐,话题性、仪式感,其根基就是大众的广泛参与。没有海量的观众,电影就是无根之木!我是不赞成抬高票价的!”

插一句,从18年年初开始,电影票价涨到了35块以上,更有甚至高达50块!

以前看一部电影,最多199,即便是烂片,吹吹冷风也好的,现在不行了,35块以上,可以买一包不错的香烟了!

观影人才次票房宝贵,是国外很多从业人员的共识,这也是很多国家,比如韩国,只统计观影人次的原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帝国 我被系统托管了 为死者代言 万界最强共享系统 万界基因 屠魔工业 世子的崛起 圣光骑士 神迹之城 神级升级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