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崇祯有把枪 > 第七章 孤胆

第七章 孤胆(2/5)

目录

即便是在社会风气开放的亚平宁半岛,也不会有人做出这样出格的举动啊。

噢。主啊,宽恕这些罪人吧。”

”汤大人,皇上招你所为何事,杂家也不知道,不过主子早朝时龙颜大怒,杀了人,你进去后可要小心些。”

王承恩消遣完毕,不忘提醒汤若望。

半个时辰后,乾清宫大殿,崇祯皇帝正在享用他的午膳——一条腌鱼,两根鸡腿,一碗米饭。

远远望见一个金发碧眼的欧洲人走进大殿,径直朝自己走来。

崇祯微微一笑,他知道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汤若望。

这位天主教传教师历经天启崇祯顺治康熙两朝四代,最后被小人陷害,险些让康麻子凌迟处死。

汤若望擅长历法,数学,对火炮铸造也有一定心得,崇祯知道,明末清初来中国传教士大都是以军事专家的面目取得统治阶层信任的。

不过相比火炮火枪队列战阵,崇祯皇帝最看中的,却是德意志人对历法的独到研究。

汤若望倡导的新式历法,明显要比钦天监的那些老朽们高明。

国之将亡,必有乱象。从天启末年开始,大明进入地狱模式,水涝,旱灾,鼠疫,崇祯年间广东甚至下起了大雪。

最让崇祯揪心的是频繁发生的日食月食地震等大凶之兆。

从西汉初年开始,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便被历代统治者所信仰。

崇祯性格多疑,对这些谶纬迷信深信不疑,明末内忧外患,天灾不断,民间流传不少歌谣谶语,大致意思都是说崇祯无德,所以天降异象。

因此,汤若望等人的存在具有某种整治意义。

有了他们,无论是日食月食甚至是令历代皇帝恐惧的荧惑守心,崇祯都能从容应对处变不惊。

这可以让皇帝在大臣面前保持威仪,从逻辑上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汤若望走到崇祯跟前,没有行跪拜之礼,只是略微弯腰。

“亲爱的皇帝陛下,请原谅臣忙于观测天象,忘了给您做元旦朝贺,臣受到王公公召唤,赶来晋见,不知陛下召臣,所为何事?”

崇祯微微颔首,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对德意志人的温文尔雅都表示非常满意。

崇祯仔细打量汤若望,发现传教士身上穿的棉袄和王承恩身上的一样破烂,眉头微皱道。

“汤大人,半年不见,你为何变成这副模样?”

朱由检显然忘记了去年也就是崇祯十六年春季爆发的京师大鼠疫对普通官员的影响。

物价腾贵,物资匮乏,鼠疫最严重的时候,北京城内大米涨到五两银子一石,即便是平日的五倍价格,却还买不到。

实际上,像汤若望这样穷困潦倒的官员在京城不在少数。

“尊敬的陛下,臣没有多少积蓄,您知道,钦天监那点银子,只够勉强度日,而陛下又很久没发官员俸禄了。”

汤若望迟疑片刻,鼓足勇气道,王承恩拼命向他使眼色,示意汤若望不要再说下去。

“你多久没发俸禄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相爱就不要离开 赛迦的奥特之旅 网游版美漫 快穿社长 大叛贼 绝世龙卫秦风李雪雁 毕云涛方静 神级魔修 大反派崛起之路 洛泱容景湛
返回顶部